嫩柳吐芽,轻蘸江水,
粉桃初绽,与蝶共舞,
春天化作万千融入我们的视野,
深深吸引着五浦学子!
4月19日,在湛蓝的天空下,
五浦学子与春天近距离交谈!
每个人内心都洋溢着快乐,
期待着充满诗意的春之旅!
目的地:苏州博物馆,盘门景区
Let's go!
苏州博物馆之旅
第三大组 王悠任
大约十点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苏州博物馆,本以为可以马上参观,却发现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龙”,从门口一直延绵到转角,又好像无穷无尽似的伸向远方。我们一瞧,并没有叹气,都拿出资料,抓紧时间了解苏州博物馆的历史及各个展馆的信息,大家低下头,无比认真。
11点,我们才刚入展馆,大家看见了大门,都很激动,但不失秩序,快速找到自己的队伍,安静地进了展馆。
初入展馆,我们被博物馆巧妙的设计与大气却朴实的展馆所吸引。每一个展馆只有一方六角形的小窗。透过窗外,能看见翠竹和怪石。馆内,窗户的光恰到好处的照在展品上,使得陶器更加油亮。似乎文物有气息,像时光中的一抹色彩,偶然间被人们发现了它的美,从而被保留至今。它们用身上的层层斑驳,向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是时光给他们上了一层最美的釉质。
其实,最喜爱的,是一套小家具。不大,可以当成装饰,但保存良好,木质依然光滑。精美的镂空纹路显示出古人高超的技艺,还有一套茶具,让人似乎置身于古代生活的缓慢,也颇有情调。更为可爱的,是一只小木床,小巧玲珑,精雕细琢,真不愧是王爵墓中出土的!
来到甘肃的佛祖展馆,一面墙吸引了我们,他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材质,用灯光射出一角,绘着衣着不同的佛祖,每一位都闭目养神,慈祥和善,虽然我们大多都不太了解宗教信仰,但光凭这场初入眼就惊艳大家的佛祖“盛会”,就能让我们感受到西域宗教的浓浓风情以及佛教的魅力。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小和尚如此的可爱,在展馆的转角处,有一座雕像,是一位胖乎乎的小和尚一只手高举,满面笑容的托着一座金光四射的宝塔,可能这象征着宗教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吧。
我们还欣赏了古人的衣物,粗麻布衣和玉器。也许布衣的麻线早已被磨损,玉器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光泽,但是,正如一些人所说,时光是最慷慨的,它给了文物自身的价值,不论是什么,在现在,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这些,显得愈加珍贵。如果说,上海是一位时尚的女郎,那么,苏州,则是一位着了旗袍的中国小姐,有时活泼,有时安静。拥有数百园林,又有青瓦小房。
进入纪念品商店,苏州博物馆的文创的精美让人沉醉其中。融合了古朴的花纹,迎合现代的艺术,让人不愿出来。
正所谓,爱一座城,我们的心中在这次游学活动过后,留下了对苏州,这座百园之城的一抹最典雅的印象。
姑苏研学有感
第六大组

己亥三春,四月既望,予游夫姑苏,登临江山胜迹。古人有言,昔申胥筑城于斯,感东坡赋赤壁之事,遂作斯文。
丁鼎:
文化者何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得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苏州博物馆中的展品事实上都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荣华没则已焉,富贵只乎其身,年寿有时而尽,未若文化之无穷。
时间会磨平一切尖锐的物质,但文化不会。
不独文化,人生亦同。其实,人生的真实面目如同那皓月在天,是永恒的,不能只单单以长度衡量。虽然我们的生命或许只是那沧海中的一片树叶,天地间的一只蜉蝣,然而其内涵是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存在的。
信步于斯,心振荡而不怡者良久。
吴子骞:
赏秘色瓷莲花碗有感——这朵莲花竟然没有长在水里
四月,阳光静好!踏着四月的芬芳,湛蓝的天空下,我们避开了城市的喧嚣和噪杂,去品尝一番悠长岁月的古色古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驻足苏州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欣赏了一朵不一样的“莲花”—秘色瓷莲花碗!它虽历经千年,却依旧莹润如新!听老师说这莲花碗通体施以青釉,晶莹润洁,是五代时期越窑的精品。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说的就是莲花碗的精美绝伦。近看莲花碗,它有着玉一般的温润感,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清灵、脱俗的艺术气息。莲花碗构思巧妙,造型精致,端庄有姿,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一直是端庄、高洁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美德。莲花也是中国文人士大夫永恒的艺术主题,又是佛教种无比高尚的艺术象征,因而,秘色瓷莲花碗的艺术造型与艺术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金瑜希:
秘色瓷莲花碗出于五代,外观犹如莲花盛开,颜色光洁如玉,清澈碧绿,构思巧妙,浑然天成,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黄可焓:
苏州博物馆为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新馆保留了古朴的外观,而馆内的设计又有一种北欧的简约风格,其中还有一座中国古典式风格的花园,可谓是中西合璧,又不失一种传统的美。

周霖:
在这次游学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悠久,领略了古时候人们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他们给了我们启示,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学到知识,活学活用。
周霖:
在这次游学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悠久,领略了古时候人们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他们给了我们启示,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学到知识,活学活用。
李天椋:
苏州博物馆,第一感受就是特别明亮,这原来是楼顶窗户的设计。那里有很多玻璃,都是会反光的,根本不需要多少灯,大厅就会非常明亮。
王子:
这次春游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无论是在苏州博物馆还是盘门景区,我都见识到了古人们崇高的智慧。这令我收获颇多。
诗意书写姑苏城
春游诗集
炎日入苏(俞诗澜)
姑苏城内初阳照,
飞泉游鱼异石歇。
清风一阵抚人心,
笑语多声皆有情。
游盘门(韩绎筱)
瑞塔极高达云霄,
战时小径入城底。
白牛助役毕及毙,
风流人物愿献己。
苏州博物馆(韩绎筱)
熙攘人群涌,
两旁列数图。
挑灯见画丽,
丹心照新涂。
游苏州(何朱朱)
五浦学子游苏州,
盘门展馆皆尽游。
展馆珍宝不胜数,
盘门机关子胥谋。
盘门春景(潘昕依)
青青河边草,红墙绿瓦夕阳照。
稀稀竹叶旁,微风细雨碧水漾。

苏州古城(曹悦)
低矮楼阁立街旁,微阳浅照青石上。
白墙黑瓦透古韵,水波粼粼纤舫航。
诉忠情·盘门(曹悦)
当年前线建城门,孤身受众恩,
功勋蒙尘何处,浅疑逐渐生。
忠未尽,首先落,身空没,
今朝谁料,盘门犹在,子胥已去。

游苏(张静逸)
高塔稳立清风拂
矮石轻落浑月疏
形入小池若游离
影送静湖逸旁路
第二大组
盘门有感 (吴楚煜)
瑞塔伫立盘门口,
金牛为人不求酬。
堡垒墙上土炮架,
辛甚至哉歌咏志。
盘门之景(王子越)
炮架城头人叹之,
忆想古来硝烟飘。
会看盘门今犹在,
莫忘功臣伍子胥。
罗浩丹
Slowly walking down the path,
Old walls standing beside
Different footsteps appeared
Bringing the memories into real life
How much I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ast?
How much I want to know about the future?
Several periods of time collided
turning into new creation
What happened hundreds of years ago?
What will happen a few years later?
I do not know anything about it
I do not think anyone will know

更漏子·江南(林怡雯)
碧堤遥,青柳浅,花动莺声一片。
江水碧,鹭鸥还,春痕入远川。
芳尘故,落红处,昨夜更兼细雨。
惜怜那,满庭春,杨花满地身。
赞姑苏博物院(许思语)
池中流水绿,
庭前落花红。
惟有三方地,
却似纳百川。
盘龙城楼(许思语)
威楼已伫云端处,
古城犹如通天路。
此番壮景何人铸,
姑苏城中伍子胥。
第三大组
如梦令•百园之城(王悠任)
今日惠风阳睦,风拂一身疾苦。
试问园中人,只道长路依旧。
绿柳,绿柳,定是碧绿翠柳。
盘门之上(王悠任)
逶迤雄墙青苔上,钢柔铁岭延绵长。
自古英雄多杀赦,精忠报国又擎苍。
醉花阴•蘇韵(王悠任)
轻丝小扇吹竹叶,银铃吹童颜。
游春又探园,陶瓷青石,茵草童初闹。
四门环府才初透,有古韵苏绣。
莫道金丝珍,帘卷风声,棉帛弥足贵。
入平江 (卢晨越)
日月通明 雾盘生朦
初遇平江 始见苏博
候伍之长 破乎前瞻
一时三刻 终入园林
锦绣江南 熹微晨光
金银铜铁 瓦竹陶瓷
千年古迹 万里宣言
姑苏之盘门(祝飞扬)
公牛拉石城未还,
法师讲经龟亦来。
盘门之瓮用巧计,
水陆萦回落地哀。
姑苏异景(祝飞扬)
亭台楼阁映溪水,
桃红柳绿照祥瑞。
七层宝塔坚如故,
姑苏之地师为谁?
研学之旅(李锦裕)
学子排队立,向外去游学。
奔向苏州去,欢喜心乐归。
游苏州博物馆(李思绮)
博物馆前游人多,一条街道一排人。
馆内文物错杂来,玉石玛瑙女皇冠。
佛教展厅聚信仰,铜人金佛仙女画。
书法展厅英气足,小篆草书排排列。
书画淡雅墨粉浓,愿君常来此处游。
天净沙·喂鱼(孙新榕)
青山绿水小桥,
碧波鱼儿戏闹,
儿童施粮引钓。
锦鲤欢绕,
争食不理呼叫。
苏州博物馆之行(孙新榕)
队似长龙三道弯,人头攒动翘首望。
低头细读研学册,抬眼忽见黛瓦墙。
白屋乌楣古庭院,茂林修竹荷花塘。
太平遗址建新阁,精巧宝物馆里藏。
四方几何流古韵,吴中风雅科技帮。
第四大组
访盘门有感(徐涵博)
瑞光寺前几度闻,
今朝饱览入城中。
耸立高楼拔地起,
无言巨墙绿扶疏。
铁炮架城君不见,
却留碧墙置人间。
处处精酌壮无限,
砖瓦美砌丽天边。
第四(张仟逸)
黄昏
山塘
孤船正停旁
高楼
剪影
树上寒鸦停

题苏曲(黎雨桐)
入林来,阴里绿楼,美人来久。
出林去,随处得风,醉花依旧。
南乡子(潘杨悦 )
但怜香渐幽,满地残红无人收。
烟锁重楼千岁愁,悠悠。
飞燕晨休湖上舟。
也叹春难留,柳过瓣飘惹人忧。
风去风来风不休,飕飕。
絮如飞花飞满丘。
忆江南·重游姑苏(李嘉航)
姑苏美,今日又重游。
风景如诗情似旧,
盘门脚下望城楼。
记忆画中留。
临江仙·明月清风栖岸柳(李嘉航)
明月清风栖岸柳,
参差疏影悠悠。
谁家犬吠满桥头。
初春时节,薄雾笼小洲。
渔火江枫吟不朽,
河堤泛泊轻舟。
我辈伤感千古愁。
万里银丝,点点现沉浮。
漫步苏州(李嘉航)
泉鸣鹤涧泻清流,
眼醉沉鱼梦春秋。
无尽幽林披岚雾,
声及旷字话苏州。
惜怜红颜凋零处,
细听吴侬解千愁。
流水微澜沧浪去,
树碑趣文美名留。
荫翳穹窿钟神秀,
照屏宝殿映眼眸。
水墨江南画舫丽,
爱怀人境逍遥游。
情系蓬庐身广夏,
柔风谁与泛云舟。
第五大组
天净沙·青藤灰砖墨(许诺)
青藤灰砖墨瓦,
巨碑锈炮危塔,
古桥流云飘花。
楼上立鸦,
蓬翅尖喙柔发。
游苏(郭宸阳)
苏城古楼数高米,快走踏阶城上立。
五浦学子学识高,异口同声齐吟诗。
丑奴儿·楼高史悠(励钺海)
远眺不及现高楼,欲近其景。
欲近其景,木古扬灰魂未销。
数载仍立劲岩中,却欲长叹。
却欲长叹,辉史百楼唯剩几。
诉衷情. 嗟咏伍子胥(周承凯)
掘坟鞭尸报父仇。起兵立苏州。
筑起姑苏蟠门,劝砍勾践头。
越未灭,吴先秋。血空流。
挖出其目,眼观吴灭,壮志未酬。
绝句(周承凯)
五浦众学子,春游入姑苏。
游遍博物馆,知识收获足。

苏地(陈妤)
晴日畅游文化园,学子笑声园中闻。
和当觅得古文学?但寻人在湖中央。
南乡子(史和仪)
飞花乱入流,烟水波澜乱浮沉。
庭畔望尽愁燕飞,默默。
数年愁苦数年忧。
泪落更凄凉,野树飞絮多飘荡。
城上看遍甘辛水,怯怯。
那堪不舍那堪凉。
盘门苏景(包若涵)
天才秀发思华年,惊雷催人交相庆。
千年碑帖似行云,悬笔无愧盘门竟。
第六大组
赞苏州博物馆 (吴子骞)
千年姑苏城,人杰地亦灵。
看粉墙黛瓦,呈古色古香。
青史百年馆,落建古城里。
王府亭台赞,贝氏封刀作。
陈列青瓷器,称陶冶之珍。
长藤绕史垂,堪称第一楼。
暮春(周霖)
暮春时节游苏杭,
君主耸立堡垒上。
头顶朝阳何处去?
白骨已堆沙场上。
排队(黄可焓)
长龙横卧不见首,
但闻溪中水空流。
长恨人心未如鱼,
春日水中竞自游。
姑苏春日游(李天椋)
琳琅展品富,
烈日晒身炎。
长队学时少,
健身学习兼。

排长队——抢红包 (王思奇)
五浦学子游苏州,
不知人多无所措。
锦裕王子齐到手,
隔壁小周一声吼。
如梦令·盘门 (金瑜希)
水陆两门相重,多少豪杰英雄。
邀弟兄重逢,饮酒又提苍穹。
谈兮,笑兮。
坐看盘门之宏。

游盘门(王子)
特至盘门观佛塔,
绿树丛中翠叶夹。
今观历史其宏大,
明闻中华甚辉煌。
青玉案(丁鼎)
雪云乍变春云簇,
渐觉韶华纵目。
四月早觉伤春暮。
几番风雨,红消香断,
匆匆春归去。
一寸柔肠情几许?
天涯芳草无归路。
试问春朝去何处?
莺啼呖呖,满目败红,
烟柳断肠处。
十六字令 (丁鼎)
伤,萋萋芳草与恨长。
断愁肠,落絮又飞花。
玉蝴蝶令 (丁鼎)
残春梦中休罢,
花空水流,暮霭微步。
残日东风,总把春红凋。
暗怆凉,匆匆春又去。
最伤情,无边丝雨惹春愁。
一缕愁思,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欲语。奈何泪沾襟。
一丝柳,一寸柔情。
寒蝶幽飏,负侬残春泪几行。
宇把血啼,凄凄呖呖,
不忍闻,断愁肠。
恨。黯销魂。
杜鹃声里,斜阳暮。
翠楼吟 (丁鼎)
风雨潇潇,细雨湿流光,
独语信步无人处。
栏干芳草外,忽惊转,几声啼宇。
自在飞花,似一缕轻梦,飘零无许。
浑无据,想应凄断,径旁雨。
春暮,渺茫愁,觉黯然销却。
芳草与恨长,烟波里,燕子呢喃。
几番残风,欲打点幽香。
能留否?只愁轻绝,化为飞絮。
百字令(丁鼎)
春风化雨杨柳绿,难得春日阳光暖。
春游踏青学子行,诗意书写姑苏城。
馆内馆外五浦人,历时名馆不冷清。
书画古玩青花瓷,满眼青史写中华。
五浦学子齐赞叹,东方古国名远洋。